您的位置:首页 >深度观点 >

天天日报丨发耳煤业:地层深处掀起“智能风暴”

2023-05-24 17:21:45    来源:中国六盘水网

□记者 韩 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采煤工作面寥寥数人,生产设备自动运行;员工只需远程监控,不再直接干预;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安全更有保障……这种曾经让很多矿工憧憬的采煤方式,如今每天都在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上演。

近年来,发耳煤业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矿井生产智能化改造,在地层深处掀起了一场“智能风暴”。

乘势而上 开启智能化建设之旅

2017年5月,贵州省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为全省煤矿转型升级吹响了强劲东风。

发耳煤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乘势而上,开始了智能化建设之旅。

2017年,投入3600万元与北京天地玛珂、兖州西安科技公司合作,进行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

2018年5月,建成31004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对矿井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通风子系统、压风子系统、排水子系统、运输子系统、供配电子系统、工业视频监控子系统等7个辅助子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2019年,购置第二套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备,相继建成31006和50105两个工作面;

2020年,建成50301、50303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

“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工人从高风险的环境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发耳煤业机电环保科副科长宋健说。

率先建成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发耳煤业,如今已累计建成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同时完成7个生产辅助子系统信息化建设,智能化系统的运行,设备的远程操控,实现了煤炭开采减员、稳产、高产。

创新引领 智能化建设成效斐然

在发耳煤业的调度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操作人员按下启动程序按钮后,胶带运输机、转载机、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按照指令自动开始运行,所有矿井作业和生产画面,以及通风、排水、原煤运输等设备实时数据在指挥中心显示屏上清晰展现……

“自从使用智能化开采技术后,员工不再受机械轰鸣、粉尘扑面之苦,通过远程遥控就可以进行井下作业。”宋健说。

据介绍,发耳煤业的智能系统不仅能对工作面生产情况和工作面设备实时数据进行监控,还能实现井下监控中心工作面设备的单机或集中操控,实现了煤矿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有机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使用了智能设备后,综采队和生产辅助5个子系统累计减员89人,每年节约人工成本890万元;现代智能设备替代繁琐和劳累的人工操作,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全过程对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出现的故障及时做出告警提示,准确判断、快速处置,提升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日采煤量由过去的日均1900吨提升至目前的2800吨,效率提高了47%……”发耳煤业机电环保科科长邢亚奇掰着手指头一件一件细数着智能技术带来的好处。

多元拓展 矿井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耳煤业还在多个专业领域拓展创新。

完成5G+胶带机智能巡检煤矿机器人示范项目。从主井胶带机头至井下沿线,胶带巡检机器人将巡检的各项参数通过5G高速网络进行传输,替代人工巡检,实现胶带运输的智能化监测。

提高了瓦斯治理效率。采用定向钻机实施长距离瓦斯治理技术,2022年定向钻孔进尺2.3万米;使用钻孔轨迹测量仪,精准定位抽采薄弱区域,保证抽采达标。

实施110工法无煤柱自成巷技术,节省巷道2465米,降低成本198万元,回收煤炭资源6万吨,创效3000多万元。

安装单轨吊1.3万米,取代了24部绞车运输,确保井下安全高效运输。

……

谁能想到,曾经“傻大黑粗”的发耳煤业会变成如今这个到处弥漫着“智慧”气息的现代化煤矿!

搭上“智能”快车的发耳煤业,不仅让员工吃下了安全保障这颗定心丸,还使产能、电力保障、职工收入、企业盈利都迈上了一个台阶,铺就了职工的幸福通道。

“在智能化、信息化的大浪潮中,谁犹豫谁就有可能被淘汰。”宋健透露,下一步,公司将以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为契机,全面建设矿井5G智能矿山项目,坚持以5G高速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相结合,构建发耳矿井智能化新生态。

关键词:

相关阅读